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科研文献】高校增强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效的原则与途径

    发布日期:2022-04-05

    前言:通过问卷调查可知,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弱化”问题。高校增强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效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在教育目标上,应坚持思想引领和劳动技能相结合;二是在教育方法上,应坚持遵循教育规律与劳动规律相结合;三是在教育内容上,应坚持传统劳动与新型劳动相结合;四是在教育评价上,应坚持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同时,应构建系统的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

    进入新时代以来,面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愈发的凸显出来。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劳”与德智体美并列纳入我国的教育方针,特别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2019年1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劳动教育要有效开展起来,从今年起要狠抓劳动教育。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

    一、大学生劳动教育“弱化”

    调查发现,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虽然明显成效,但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大学生劳动教育被“弱化”。一是没有设劳动课程。“是否开设了劳动课程”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30%的被调查对象确认就读的学校没有开设,还有将近50%的调查对象回答“不清楚”。关于“目前您就读院校每学年是否有劳动周或劳动月”,有34%的被调查对象确认就读的学校没有劳动周或劳动月。二是没有劳动实践场所或实践基地。“您目前就读院校是否有配套的劳动实践场所或实践基地”调查结果显示,有近22%的被调查对象确认就读的学校没有配套的劳动实践场所或实践基地。三是没有专任劳动教育教师。调查显示,有近30%的被调查对象回答就读的学校没有配备专任的劳动教育教师,从整体来看,配备了专任劳动教师的高校较少。四是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很少。在回答“您目前就读院校每学年是否会举办各种形式的劳动教育活动”统计显示,有一半学生表示其就读院校每学年不会举办劳动教育活动。

    二、高校增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原则

    导致学生劳动教育“弱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高校及社会等三个方面。高校应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民族复兴”的劳动发展观、“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热爱劳动”的劳动教育观指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包括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评价。

    1.坚持思想引领和劳动技能相结合

    在教育目标上,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应坚持思想引领和劳动技能相结合,突出价值塑造。

    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作为高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具有独特的思想教育价值属性。加强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热爱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要要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的全过程,充分挖掘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中深层次的思想教育内涵,推出一批富有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的劳动实践项目,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以劳育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为成就新时代大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坚持思想引领和劳动技能相结合的原则要把握两方面。一是思想引领为先。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德”字当头,立“德”为本。为此,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过程中,应大力树牢大学生以下劳动观念:第一,热爱劳动、辛勤劳动的意识。第二,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价值取向。第三,端正劳动态度、珍惜劳动成果。二是兼顾劳动技能。有“德”还要有“才”。新时代大学生如果无“德”就是危险品,如果无“才”就是次品。

    2.坚持遵循教育规律与劳动规律相结合

    在教育方法上,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应坚持遵循教育规律与劳动规律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首先要遵循教育规律。比如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劳动教育的内容应有区别的。对大一新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自我服务劳动、校园公益劳动,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进而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对于大二学生,以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为主,推动理论学习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形成对专业发展的理性认识,强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的感情。对于大三学生,结合专业实践,围绕提升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至诚报国的理想追求、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对于大四学生,以促进大学生就业为目标,强化就业见习与社会适应能力,明确就业方向,引导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其次,要遵循劳动规律。劳动意识培育要循序渐进,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时,应先培训简单易于操作的,再培训复杂有难度的。

    3.坚持传统劳动与新型劳动相结合

    在教育内容上,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应坚持传统劳动与新型劳动相结合。传统劳动和新型劳动在能力要求、生产周期、劳动时间、风险程度、创造价值等五方面有显著区别。传统劳动对劳动者的能力要求简单,劳动的再生产周期短,劳动时间是确定的,劳动过程中风险程度很小,在创造价值方面相对较低。新型劳动对劳动者的能力要求复杂,劳动的再生产周期长,劳动时间是不确定的,劳动过程中风险程度很大,在创造价值方面相对很高。正是缘于传统劳动和新型劳动的巨大差别,其对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的功能也必然不同,所以在教育内容上需要将传统劳动和新型劳动两者结合起来。一方面,开展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需要进行传统劳动教育。传统劳动特点是动作简单、多次重复、机械的体力劳动为主,大学生在传统劳动中,需要肉体的耐力、毅力、辛苦、劳累。另一方面,大学生劳动教育更需要新型劳动教育。新型劳动特点是动作复杂、多种类型、灵活多变的脑力劳动为主。

    4.坚持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

    在教育评价上,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应坚持过程记录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需要进行正确、全面、系统的评价,以评促“效”,其中坚持过程记录和结果考核相结合是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过程记录就是将大学生四年学习中劳动教育情况清晰地记录在案。一般分学年、学期,将大学生劳动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形式连续性地记载入大学生个人档案。过程记录可以反映大学生参加劳动教育的真实情况,客观详细。结果考核即是对大学生参加劳动的情况给予等级评定,一般可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也可以按百分制评分。结果考核对大学生劳动效果进行肯定性或否定性评价。过程记录注重大学生的劳动态度和能力,评估内容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劳动过程中的行为、努力程度和劳动态度,它有利于营造一种比较感性、和谐的劳动氛围。结果考核注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最终结果,以劳动教育结果为导向,评估内容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际效果,它营造的是一种比较理性、结果导向的文化氛围。为了全面评价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的效果,需要将平时过程考核和期末的结果考核紧密结合。

    三、构建系统的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

    大学生劳动教育坚持除了“四项”基本原则,还要构建系统的劳动教育体系。主要从完善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健全劳动教育考核体系等三方面着手。

    1.完善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设置

    一是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课程形式由课内和课外两部分构成,课内内容以劳动教育理论学习为主,包括劳动教育的理论渊源、发展过程、本质属性等方面。课外内容围绕学校环境保洁、安全值班、助研助教或社团活动等开展各种等同于必修课的劳动实践活动,成绩记入学分。高校应设置劳动学分,并将劳动学分作为正式学分,与学生毕业资格挂钩,规定学生毕业前必须按规定的劳动时间,完成规定的劳动任务,促进大学生劳动意识养成。

    二是学校要充分挖掘课程中的劳动意识培育元素。劳动意识培育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不只是在劳动教育必修课中,在非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也蕴含着劳动的因素以及劳动的需要。因而,学校应加强劳动意识培育在其他学科中的挖掘和利用,应将劳动意识培育渗透到专业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就业辅导课程、社会实践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从道德、法律、就业等多方面,全方位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意识。

    2.广泛开展大学生劳动实践活动

    一是大力开展校内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内劳动是激发大学生劳动兴趣和热情的有效方式,是劳动意识培育必修课的重要补充和延展。相较于劳动理论课而言,校内活动具有良好的参与性和体验性,能够促进大学生将劳动知识和劳动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比如,积极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及劳动知识竞赛,使大学生自觉积累劳动知识,引领大学生将劳动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校园劳动。组织开展“青少年劳动周”等活动,发展学校劳动教育型社团,探索建立微型“校园农场”,以年级、班级为单位,采取大学生轮值轮岗种植栽培农作物、绿植花卉等方式,增强大学生的劳动责任意识。同时可以开办以室内设计、勤工俭学、废物再造、器材维修等内容的兴趣小组,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劳动意识和能力。要把校内实习实训、勤工助学、校园绿化、校园卫生、安全值班等劳动工具的认知与使用、劳动的方法和技巧、集体劳动组织策略等项目规范化和理论化,进入教材走进课堂。拓展校园宿舍、教室、食堂、图书馆、行政管理等岗位,安排充足的校内实践活动。同时,高校要跟随时代的发展,创新劳动意识培育的实践平台,积极开发线上实践平台,线上线下共同发力。

    二是拓展校外实践活动。社会是劳动意识培育的重要主体,社会教育包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是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动态创新的劳动教育组织形式。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应重点开发社会劳动实践教育资源,开辟校外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第一、高校应采用“校企联合”模式、“校地合作”形式,与地方企业和地方政府开展合作,增加大学生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不应限于校园内,可以走出去,在校外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以志愿服务等形式开展,进一步丰富劳动的内容和形式。比如山西吕梁学院开展了公共服务型劳动教育,主要通过安排师范生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顶岗置换,服务一线教师进修培训;通过让大学生进入工业实践基地,服务社会工业生产,培养师生吃苦耐劳的“吕梁精神”。

    3.健全大学生劳动教育考核体系

    高校应完善大学生劳动教育考核评价机制。考核分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理论考核以书面形式完成,用论文,辩论,读书心得等形式考察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理论的理解。实践考核应形式灵活,从学生服务自身劳动,服务学校劳动,服务社会劳动和服务专业劳动等方面分类考核。考核成绩可以有自我打分,同学之间打分,老师打分,社会职能部门打分。实践考核的打分可以是开放式的。通过评价机制,保证高校对大学生劳动教育教学情况进行有效反馈,辅助高校更好地对劳动教育课程进行改进与完善,提升其教育质量。

    (程光德,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