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秉持“政治高度,是非明白”的院训,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学院全面负责全校本、专科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统一管理思政课教师队伍,全力推动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共计教师5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3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党建引领,夯实思政教育根基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严格落实党委书记、校长抓思政课的主体责任。校党委书记、校长以身作则,带头走上思政讲台授课、深入课堂听课,亲自主抓思政课建设工作,主动加强与思政课教师的联系。在开学、毕业典礼等重要时刻,校领导精心讲授“思政大课”,为学生点亮理想信念的灯塔,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在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经费投入以及公共资源配置方面,学院始终被优先保障。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兼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亲自统筹学院各项工作,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在人才培养、科研立项、评优表彰等关键环节,为学院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持。

课程建设,打造思政精品课堂

学院始终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的思政精品课程,以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门课程获批湖北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获批湖北省线下一流本科课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荣获校级一流本科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课被列为校级一流本科培育课程。

学院教师在教学竞赛中屡获佳绩,骨干教师荣获第四届湖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湖北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三等奖2项。此外,还斩获学校精彩课堂特等奖4项、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及其他多项荣誉。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院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构建了“课堂+课外”“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的多元混合式教学体系。同时,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力量,形成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不断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必修课”。

▲恩施市博物馆联合叶挺纪念馆在我校开展“红色教育课堂”

实践教学,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学院注重实践教学,打造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思政实践课程,如“扎根本土的思政课”“舞台上的思政课”等。连续举办三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汇报表演,鼓励学生深入挖掘本土红色文化。学生们通过查阅大量珍贵史料,亲身感受本土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深刻领悟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精心创作并表演红色主题作品,广泛传播红色文化,以实际行动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果展

为进一步拓宽学生参与思政实践教学的渠道,学院在恩施市抗战历史陈列馆、来凤县张富清事迹陈列馆等多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化遗存及纪念性展馆,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基地”。依托这些基地,开展联合育人活动,让学生在实地参观、现场教学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科教融合,服务地方社会发展

为充分发挥恩施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2023年学院成立了“恩施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中心聚焦本土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保护与研究工作,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成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应用,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2024年7月,学校携手华中科技大学成功举办首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论坛。此次论坛汇聚了众多专家学者,共同深入探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通过交流与合作,我校在思政课教学研究领域的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为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首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论坛在我校召开

近年来,学院教师在教科研领域成果丰硕。先后获批湖北本科高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2项、地厅级教科研项目5项、校级教科研项目四十余项。1项成果获评恩施州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学院教师出版学术著作3部,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时代新人

学院积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思政教育全过程,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通过系统教学,引导全校师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深刻认识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努力培养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积极践行者、有力促进者、坚定守护者。

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各类相关活动,在州委统战部、州民宗委、州教育局等部门联合举办的恩施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演讲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同时,组织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参与恩施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恩施各族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有滋有味施州古城・老城寻宝文旅活动志愿服务。在教科研方面,获批多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课题立项,并面向不同学生群体开展多场专题宣讲活动,不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未来,学院将继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严格贯彻落实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持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不断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的贡献。